close

劉偉康每次經過祖父母曾居住的散房公寓,都會想起童年與他們在華埠相處的時光。(美國《世界日報》/關文傑 攝)
 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道,美國移民對華埠的依賴逐漸淡化,許多年輕一代的華人對華埠散房擁擠的生活方式已相當陌生,然而,對現年52歲的舊金山公園康樂委員劉偉康來說,華埠散房卻充滿了童年的回憶。
  兒時的劉偉康雖不住在華埠,但每周都會到華埠探望住在散房的祖父母。當年的他總想不明白,為什麼仍然有人住在這些小房間里。長大後他才領悟到,住在斗室的生活,包含了人與人之間豐富的情感。劉偉康認為,散房有保留的必要,但長期居住在狹窄的空間里,會影響心理和身體健康。因此,他決心在公園康樂委員的崗位上,為華埠爭取更多戶外用地。
  劉偉康在奧克蘭出生,父親是華埠僑社所熟悉的法律界名人劉百昌法官。自幼受父親的熏陶,劉偉康成為一名執業律師,精通產權法律的他,目前是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。雖然身兼公園委員的事務繁多,他仍與華埠許多小區組織保持童年時期就開始建立的密切關係。
  劉偉康希望繼續與小區合作,致力改善華埠兩代居民的生活條件和質量,大力推動增加及擴建華埠公園。
  問:可否介紹一下,華埠未來有哪些新建設?
  答:華埠小區過去數十年來,一直希望有更多公園、球場和游樂場。在士德頓街的中央地鐵華埠車站,將有一座小型公園,目前正在設計和招標階段,配合2019年通車開放。此外,華埠花園角的廁所重建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。上述都是公園局的工程,這也是華埠百餘年來,首次有多座公園或游樂場同時策畫和動工。
  華埠戶外活動空間一直短缺。但這些空間對民眾的健康和小區的關係有極重要的作用。好比我小時後來華埠目的之一,就是到男青年會參加球賽,運動健身,後來更加入青年會服務小區,1995年至2003年我獲選出任董事會主席,時期青年會籌建新大樓和游泳池。這些工程完成後,讓許多年輕人可以繼續在華埠運動、生活。華埠的脈動也藉此延續下去。
  問:身為公園康樂委員,你對舊金山有哪些期望?
  答:舊金山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城市,人口密度高,華埠的擁擠程度僅次於田德隆區,其次是南市場區和灣景區等等。這些地區都嚴重缺乏康樂、休閑用地。市府應依照小區所需分配資源,增加各種活動設施和課程。(關文傑)  (原標題:舊金山華裔為華埠爭取公共空間 改善居民生活質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gswbjv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